网络直播市场迅猛发展,不少不法分子“闻风而动”,将目光瞄准了直播平台,利用“轻松赚钱、高额返利”的噱头,诱惑观众甚至主播落入骗局。随着网络直播的流行,不少骗子已经潜伏进这一行业,让直播变成“直骗”,近期此类警情并不少见,广大网友一定要提高警惕。 利用直播平台的诈骗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骗子假冒主播和受害人联...
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始终要保持高度警惕。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复杂的手段,通过网络平台、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诈骗,花样也是层出不穷。因此,大家一定要加强防范意识,不点击不明链接,谨防个人信息泄露,不轻信“天上掉馅饼”。 新型网络诈骗的主要形式 1、冒充公职人员诈骗 不法分子往往会...
6月28日,兰州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月1日至6月27日,兰州市共发生226起游戏充值、买卖账号类诈骗案件,涉案金额150余万元。该类案件受骗对象多为青少年、在校学生、无业人员,诈骗金额几十元、上万元不等。警方再次发布预警;提醒市民警惕常见网络游戏类诈骗套路。 1.购买游戏外挂:5月21日,受害人成某报警称,其在网上购买游...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就6月1日至6月20日共计20天内收集的6488460条“618”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进行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报告显示,“618”消费维权问题集中在直播带货、价格竞争、短信骚扰、红包活动、假冒伪劣等方面,部分直播带货平台责任、品质意识缺失,个别购物APP平台公然出现霸王条款。 “618”消...
近日,开熟食店的老板陈某突然收到两个微信好友添加的申请,备注信息是“朋友推荐,你的店在哪里”,老陈以为是顾客,就添加了二人为微信好友。 随后几日,陈某在朋友圈中经常看到这两名好友发布的信息:“理财,让赚钱就是那么简单”“资深导师,一对一辅导”“一部手机即可,在家轻松把钱赚”,还附带“跟对了老师,今天又赚了2万元”...
谁动了我的钱袋子?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频发,不仅扰乱金融市场秩序,还影响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银行专家提醒,假借养老、虚构担保、网络炒汇、收藏投资等名义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属于非法集资行为,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老人、务工人员、青少年等群体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 投资养老项目有高额回报?实为非法集资 所谓非法集...
非法集资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要件。 非法性: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公开性: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利诱性: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
骗局一:网络购物诈骗 疫情期间,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防疫用品的迫切需求进行网络购物诈骗,其中以卖口罩诈骗居多,物资没到手,反倒被骗。 骗局二:网络贷款诈骗 疫情期间,一些人为房贷、车贷、信用卡还款发愁。此时,骗子就趁虚而入实施贷款诈骗。网络贷款诈骗套路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骗子通过互联网或手机发布贷款信息,以提供...
日常生活中,你可能接到过类似的电话或信息,“您网购的商品需要办理退款……”“您可以通过我行办理免息贷款10万元……”“我是客服代表,麻烦您点入这个链接……”其中有可能隐藏着犯罪分子精心设置的陷阱,群众稍有不慎,就可能上当受骗,造成财产上的损失。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社会良好秩序,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
随着加盟经营模式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青睐,近年,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加盟投资的旗号,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从事非法集资活动,市处非办提醒市民提高警惕。 ●案例 于某在济南市成立某商业投资管理公司,为吸引客户投资,该公司采取“加盟投资”的方式,与投资客户签订开办连锁超市协议。投资者只需投资10万元加盟费,该公司就可以帮助开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