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其中警方发现有不少学生将自己的微信号租给别人,不法分子用他人的微信号欺骗同学、家人或朋友。你身边出现过这样的案例吗?快快转发给身边的同学和家长! 案例一 出租微信号被用于诈骗案例 5月10日,酒泉公安在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发现个别中学生经同学、社会闲散人员介绍,将自己...
“同学你好,我们是xx银行的客服,您在大学期间注册了一个校园贷款账号,现在如果不注销的话会影响到个人信用,请您添加我们的客服QQ进行下一步操作……”5月10日,大学毕业生小李接到了一位自称银行客服的陌生来电,被诈骗了1000元! 5月10日,小李来到当地公安分局报案,称其被骗走了1000元。小李是去年毕业的一名大学生,现在已经顺利...
守好“钱袋子”,除了公安机关火速出击,还需要大家认清套路、做好防范。今年4月以来,云南各地公安机关打掉一批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发现这些诈骗手段大多潜伏在日常生活中。 套路1 刷单可赚钱,返利即到账 “谢谢警官,太感谢你们了,原以为被骗的9000多元钱打水漂了,没想到你们竟然帮我追回来了!”家住玉溪市红塔区的王女士抱着孩...
“我们刚做了一个创业项目,现在正在推广,拜托支持一下,帮忙扫下二维码好吗?”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遇到过这样的请求呢?也许你出于同情或不好意思拒绝,会进行了扫描。可你是否知道,这背后暗藏猫腻,一个随手的举动甚至可能导致微信号被封禁呢? 帮陌生人扫二维码,结果微信号被封禁 市民刘女士不久前在乘坐地铁时,遇到了一名...
“生日送福利,只要你给我转账,我就返还给你更多的钱!”这样的红包游戏,你可别以为是天上掉馅饼,这很可能是诈骗者设下的陷阱。近日,桐庐县公安局瑶琳派出所就破获了一起利用微信红包返利实施诈骗的电信网络诈骗案。 “3月24日深夜,有一个市民报警,说自己的孩子从妈妈那里要了500元,但是等到父亲回家时,孩子却跟他说,妈妈给他的...
近年来,非法集资集中爆发的十大领域: (一)民间投融资中介机构非法集资 一是承诺无风险、高收益,公开向社会发售理财产品吸收公众资金,甚至虚构投资项目或借款人,直接进行集资诈骗。 二是为资金的供需双方提供居间介绍或担保等服务,利用“多对一”或资金池的模式为涉嫌非法集资的第三方归集资金。 三是实体企业出资设立投...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模式在教育培训、餐饮、健身、美容美发、零售购物等很多领域盛行,人们对生活便捷的追求以及经营者对预付卡优惠的承诺,使消费者容易忽视预付式消费存在的诸多风险,如经营者因经营不善导致无法依约履行合同、虚假宣传、霸王条款、个人信息泄露甚至卷款逃逸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导致消费纠纷高发。对此,常德市消费者...
疫情暴发后,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出台多项举措强化金融支持疫情防控,保障企业和个人在疫情防控期间的金融服务。但一些政策被“老赖”“反催收”群体借题发挥,趁机加以利用,将政策变为其拖延还款、逃避催收的“理由”。 据媒体报道,一些互联网平台近期涌现大量“反催收”群组和服务,传授利用疫情防控期间相关政策拖延还款的新招数。...
大学生“贩卖”新注册银行卡,被利用在境外走账洗钱,竟险成犯罪分子“帮凶”。这不是犯罪电影的桥段,而是现实中发生的真人真事。 21岁的浙江杭州小伙子李明(化名)没想到自己会被叫到派出所,接受江苏无锡警方的问询。早在1个月前,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公安机关接到当地市民报案,称自己接到诈骗电话,通过网银被骗走2000余万元。经查...
为了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金融利好政策,目前资金面较为宽松。一些“聪明”的购房者,就找到了通过房屋抵押贷款加杠杆购房的机会。 近日,一名购房者悄悄告诉记者,他通过一种“神操作”,成功套出了一大笔钱用于买房:“找个中介包装出一家公司,再将手上的房子抵押做‘经营贷’,就能拿到钱用于买房。或者先用‘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