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弘毅 熊科香
文明行为,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折射出城市的文明程度。一纸一屑煞风景,一举一动显文明,随着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市民意识到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的危害,也认识到尊重他人、遵守秩序等文明行为对城市的积极促进作用。
日前,八卦嘴社区联合包保单位在花园小区开展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清运垃圾杂物,拉走可回收垃圾,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引导居民“争做文明人,共创文明城”。“受到志愿者们文明行为的感染,现在我们居民都能将各自堆放楼道的杂物自觉清理,也不随手乱丢垃圾了。”社区居民吴女士表示。
“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将文明的理念贯彻到底。”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大二学生田沐盐表示,日常多读书、多看报,提高道德修养,礼貌待人,对养成文明习惯有很大作用。
“当前,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越来越高,把理论上的灌输与实践上的养成结合起来,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方式,也是衡量市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克娥教授认为,应当实现理论灌输与实践养成、传统倡导与现代教育、部门分工与齐抓共管“三个结合”,用好社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两大阵地”,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宣传学习《民法典》,大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形成品牌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