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廖巍巍 通讯员 刘莉娅)18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优化执法方式第二批典型案例,并对8家相关办案单位予以表扬,我市生态环境局“发挥第三方监测作用,执法帮扶并重”做法获表扬。
市生态环境局利用智慧环保监控平台24小时全天候监控、预警、分析能力及时发现违法线索,并充分发挥社会监测机构作用,加大执法力度。在依法依规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同时,积极帮助企业查找原因,指导企业整改。
今年2月10日至13日,市生态环境局智慧环保监控平台显示,湖北阳新某碳素公司废气二氧化硫和颗粒物在线监控数据连续出现日均值超标现象。我市环保执法人员迅速与第三方监测机构联系,共同赶到企业,通过现场勘查及监测分析,超标排放系该公司现有脱硫设施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且设施没有及时维护保养所致。环保执法人员现场约见了该公司主要负责人,强调企业必须迅速对脱硫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确保正常运行。
整改期间,环保执法人员联合第三方监测人员多次到企业进行现场帮扶指导,对废气排放情况实施“线上”常态化监管、“线下”不定期抽查,并先后3次对其外排废气开展监测。3月24日零时许,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对该企业开展零点行动,最终监测结果均显示达标。通过一系列整改措施,该企业脱硫系统实现了持续稳定运行,污染物排放在线数据、现场监测数据均达标。
目前,该企业因超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环境违法行为案,被处以24万元罚款。
开栏语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纵观黄石绿色发展的足迹,生态优先的行动自觉让这座老工业城市“脱下灰袍着绿装”。
“十三五”期间,全市环境空气优良率近90%,长江黄石段及主要入江支流水质稳定在Ⅱ类,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拆除沿江非法码头泊位123个,关停“五小企业”100多家,复绿沿江岸线4633亩 ,关闭尾矿库173座,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全市建档立卡登记渔民736人全部退捕……这是黄石越来越美的五年,蓝天越来越多、江河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好!
转变,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如今的黄石正在努力打造生态宜居之城,把“绿色”鲜明地写在城市发展的名片上!即日起,本报开辟“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栏, 聚焦全市环境质量改善、环保政策法规解读、环保典型案例曝光、环保督察整改等主题开展报道,汇聚人人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