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贪不急不取巧,做事做人做生意 20年一“诚”不变 “笨”女子创富有道
发布时间:2021/05/26  |  来源:黄石日报  |  专栏:黄石动态

  黄冬枝斜坐沙发上,如一个温婉的邻家妹妹,巧笑倩兮。

  她是一个在商海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商人。20多年的商海沉浮,没有沥去她的纯良敦厚,反而使之韧而弥坚。

  黄冬枝的创业故事,开头并不精彩。从大冶市保安镇一个小小的山村走出来,不是运气,而是生活被逼的无奈。黄冬枝从小个子小,“一个女伢子,农不农,秀不秀,能干嘛?”母亲极力支持她读书,奈何家穷,连上学的一点学费都需要四处借。读到高中,她含泪辍学,转身到黄石上窑做副食品生意的远房亲戚家打工帮忙。

  黄冬枝勤快、不怕辛苦,很快就熟悉了生意的门道。送货时,老板习惯给5毛钱坐公交车。从上窑到黄思湾送货,只需3毛钱,有时不急走路回,黄冬枝都会原封不动将2毛或是5毛还给老板。有人会说她矫情,但她坚信这是本分。“那时候上窑做生意,连个正规的账本都没有,每天私下抽个几十块钱收起来,也没人知道。但那时根本就不曾有过这种念头。”黄冬枝的实诚,换来老板的绝对信任。

  几年后,老板生意转行,黄冬枝决定自己创业。1998年,她以2分利息从朋友处借来4000元钱,在上窑新城批发市场租起一间小摊位,盘起自己熟悉的副食品生意。

  “生意是慢慢做起来的。”黄冬枝说,“我从不贪心。3块钱进货的零食,卖个3块5就好,绝对不卖5块。”

  她的不贪,为她赢得生意上第一桶金。2000年的时候,南昌老板发来一批葡萄干、开心果等货物,签收后黄冬枝发现对方多发了7000余元的货物。这是对方的失误,且在账面上看不出来。黄冬枝没有丝毫动心,拿起电话与对方联系,愿意按实到商品实价付款。电话那头的南昌老板听完,惊讶得好一阵子没做声,最后对她说:“就冲你这份诚信,以后你可以先拿货,卖完后再付款!”

  7000元,可以盘下两个摊位。没贪下这7000元,本小利薄的小店因此大大缓解了资金周转的压力。诚如真金,为黄冬枝在生意场上广开财路。

  2006年,黄冬枝创办了自己的公司——黄石市昊隆商贸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食品和奶粉的代理批发。公司连续10年被省市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时至今日,黄冬枝的公司拥有以金葵花母婴店为主的连锁店十来个,员工数百人,资产总额达6000多万元。黄冬枝也成为上窑小商品批发市场——上窑商贸城个体经营户的领军人物。

  黄冬枝一直不忘当初创业时朋友资金上的帮助,每年端午、中秋、春节都要送上三节礼,上门看望,20多年从未间断。

  数字科技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上窑商圈的经营模式。2017年7月9日,上窑商贸城商会成立,黄冬枝被大家推选为会长。

  商会聘请专家制定集物流仓储、中转运输于一体的自动化商品分流基地发展计划,开展电子商务。目前,上窑商贸区60%以上商户建立了网上平台,上窑商贸区的营业额由2017年的3.4亿元增长为现在的4.5亿元,会员企业由过去的1100家增长为现在的1709家。

  自从当了会长,黄冬枝的生活陡然忙碌起来。组织会员学习交流,参加社会公益慈善,联系车辆物资。接受记者采访的空隙,黄冬枝排下了三拨预约。杂务繁忙,但学习和锻炼身体一天也没拉下。黄冬枝早上5点半起床,6点半之前是学习时间,6点半至7点半进行晨练。“一旦决定要干的,就坚持下去。”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销售业务量下降。今年,公司给员工工资都涨了一级。黄冬枝说,销售下降了,员工收入就受影响,都是养家糊口的人,这时候公司就是他们的后盾。

  特殊年景,还涨了薪,员工很开心,黄冬枝也很舒心:“公司九成员工跟着我创业10年以上,大家一起抱团才能取暖。其实我才是最幸福的!”

黄石日报|202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