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要先到公积金管理中心提交申请资料,在受托银行签订合同后,再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才能放款,没想到现在一个窗口就能办好。”27日,市民吴晓枝高兴地说。
不动产登记中心入驻公积金服务大厅,市民在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时,只需在一个窗口一次性提交材料,便可完成贷款申请、贷款合同签订、不动产抵押登记申请等多个事项,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就能办成想办的事。
市民赞许,反映的正是市自然资源规划系统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释放改革红利的有益成果。今年二季度,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优化营商环境评估中排名第三。
行政审批“一站到位”
在开发区·铁山区,湖北宏锐兴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正在有序施工。
“以前拿地办证,如今拿地开工。”宏锐兴电子负责人说,过去进行项目建设,都是先拿土地,再进行规划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最后才能申报施工许可,一套流程至少需要三四个月。如今,前期工作完成后,在缴纳土地税费的当天就能拿到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审查意见》《不动产权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
“五证同发”,是用行政服务的加速度,跑出助力黄石工业发展的新速度。这样的创新,在市自然资源规划领域,不是孤例。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梳理,对51本高频电子证照在办理事项的材料清单中标注免提交,并探索减掉非必要、不科学的办理材料。明确对标注为免提交的证照材料,除特殊情况外,群众在线申报时一律不上传证照材料,由省一体化平台通过证照系统自行获取;对于非必要材料或可通过数据共享、系统对接等方式获取的,可标注为硬减。目前该局180个事项涉及免提交和硬减事项共计146个事项,其中硬减32个事项占所有事项的17.8%。
除了“减材料”,更多的探索还来自“信息数据共享”。如今,黄石“多测合一”试点工作正在推进。我市明确,在建设工程项目涉及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审批类的测绘服务领域,全面推行“多测合一”,把包括竣工验收规划条件核实测量、地籍调查底图测量、房产测量等工作,合并为一个综合性联合测量项目,避免重复测绘,减轻企业负担,实现成果共享。目前黄石市工程项目“多测合一”平台系统已搭建完成并上线试运行。
证件办理“立等可取”
近日,在市民之家不动产登记“企业直通车”窗口,黄石市柏柯商贸有限公司递交首次登记申请材料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签署《小微企业免缴不动产登记费承诺书》,仅过去半小时,该公司项目负责人就免费领取到了不动产权证书。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群众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清、减、降”要求,聚焦“减事项、减环节、减时限、减要件、减费用”,今年以来,该局在原办理事项较法定办结时限缩减60%的基础上,再次根据上级要求,对标深圳、广州等先进城市,5月24日完成了第一轮缩减时限。全市自然资源规划系统180个事项即办件由原来的56个事项增加到125项,即办率高达69.4%。
6月18日,按照市政府“清、减、降”工作要求,对标省内先进城市武汉市的办理时限,该局在今年第一次压减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第二轮缩减办理时限。划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所有权抵押审批由6个工作日压减到2个工作日,建设工程(含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由原来的6个工作日压减到3个工作日,土地权属争议行政裁决和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行政裁决由原来的60个工作日压缩到30个工作日……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突出做好要素保障,在项目建设上实现新作为,并围绕民生热点,在惠民利民、便民利企上推出新举措,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营造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