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陆区居民陈女士发现,交警在自己所在社区设置了一个临时电动自行车办牌点,方便社区居民办理电动自行车号牌。这个临时办牌点的设置,给附近居民带来了许多便利,居民不用骑着车前往交警队了,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电动自行车车牌了。而就在前两天,大冶公安在武汉市打掉了两个制售假酒犯罪团伙,保护了企业知识产权。
记者了解到,不论是便民利民,还是打击欺行霸市、寻衅滋事、非法阻工、虚开骗税等侵犯企业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黄石市公安局坚持以打开路、审慎执法、主动服务,筑牢安企“防火墙”、打好护企“组合拳”、当好惠企“店小二”,为优化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应有贡献。
服务深入基层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从今年11月4日起,黄石市公安局交巡警下陆大队深入辖区37个社区,设立临时电动自行车办牌点,为群众提供上门办牌服务。
这一举措得到了不少居民的好评,下陆居民陈女士平时需要在家带孩子,没有时间前往6公里外的交巡警下陆大队办公点办理电动自行车号牌。当交巡警下陆大队将临时电动自行车办牌点设置到了她家楼下后,陈女士很快就带着身份证和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手续,来到办牌点办理电动自行车车牌。“电动车有了车牌,以后上路也安心多了。”陈女士说。
有陈女士这种想法的居民不在少数,交巡警下陆大队仅5天时间,就给360余名居民办理了电动自行车号牌。这是黄石市公安局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后,交巡警部门根据“就近办、快捷办、上门办、流动办”的工作要求,开展的便民利民行动。
公安紧急行动
帮外地市民找回财物
11月1日,武汉市民张先生带着外公、外婆从厦门回武汉。途中,张先生的外婆年轻时在黄石打过篮球比赛,对黄石港饼印象深刻。为了满足外婆的心愿,他们特意在黄石下车买港饼。
在黄石北站出站后,他们打车到黄石市内买港饼。买好港饼,他们才发现一个双肩包不见了,包内有现金人民币4.4万元、港币10万元,价值约15万元的首饰,还有身份证、银行卡、存折等重要物品。
着急的他们立即向黄石市公安局下陆分局团城山派出所求助,该所民警迅速行动,展开调查。11月2日,心急如焚的张先生又向武汉、黄石两地刑侦部门求助。
黄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与团城山派出所通力合作,在原调查走访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大数据,查明1日15时20分,在黄石北站乘车时,张先生将双肩包遗失在候车点附近的垃圾桶旁。现场视频监控显示,有人捡到了双肩包。
经过进一步调查,民警锁定捡走张先生双肩包的为漆某,后经电话联系和法治宣传,11月3日19时,漆某将捡拾物品交到黄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
11月4日上午,张先生如数领回了失而复得的财物。
开设绿色通道
帮助学生办理证件
11月11日,在大冶市公安局金湖派出所办证中心,人头攒动,一批批即将参加2022年高考的大冶实验高中高三年级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正在办理新身份证。
据带领首批30名学生办证的柯晓华老师介绍,大冶实验高中参加2022年高考的学生中,有许多人的身份证明年9月30日就到期了,这样就会影响学生高考报名和录取。因此,需要提前帮这批学生办好身份证。
学校把这一情况向金湖派出所进行了反映,金湖派出所教导员万新强当即决定,开设绿色通道,为这批学生集中办理新身份证。
由于办证学生较多,办证中心临时增加了长椅,在不影响群众正常办证的情况下,民警按流程给学生们做好拍照、登记工作,并向学生宣传反诈知识。
据悉,大冶实验高中需要办新证的学生有近200名,将分6批来办理。万新强表示,办证中心将全天候、加班加点为学生服务,直到将所有学生身份证办完为止,办好后,以最快的速度将身份证送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们没有后顾之忧。
不仅如此,全市公安机关还坚持主动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市公安局依托湖北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实现156项常见业务全程网办,127项业务网上预约预审,49项市级公安审批服务事项在市民之家集中受理,30多项车驾管业务在交管12123平台网上办理。
据统计,从去年3月底开展“一网通办”以来,全市共受理互联网提交的户政业务10159件。此外,省内居民迁移户口实现了“全省通办”,全国居民身份证实现了“全国通办”,今年9月份以来,黄石作为全省试点单位,开通“无犯罪证明”网办业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目标。
打击涉企犯罪
维护企业治安环境
2020年7月,西塞山区一企业负责人王先生找到西塞山公安分局报警,称有人来到该企业闹事,强迫企业出售废钢材。接到报警后,黄石市公安局西塞山公安分局立即组织警力,对此事展开调查。
很快,民警就得知,33岁的浠水人叶某和33岁的黄石人石某从6月下旬起,就通过言语恐吓等方式,强迫辖区多家企业出售废钢。此前一家企业为了息事宁人,将一批废钢交给了二人。
二人拿到废钢材后,竟耍横拒不付钱,直接将废钢强行拉走售卖了16000多元。7月下旬,尝到甜头的叶某和石某又故技重施,再次找另外一家企业负责人王先生,采取同样方式强迫王先生出售废钢材。
这次,王先生没有妥协,而是报警求助。
在掌握了叶某和石某的犯罪证据后,民警很快将二人抓获。
今年8月,大冶警方根据掌握的线索,前往武汉地区,打掉了两个制售假酒犯罪团伙。这两个制售假酒犯罪团伙,通过低价回收各类白酒酒瓶和包装,再利用劣质白酒,以次充好,灌装至高档白酒酒瓶内,后低价出售给街头烟酒商铺,从而获取暴利。
记者了解到,为了筑牢安企“防火墙”、打好护企“组合拳”,市公安局建立涉企违法犯罪“零延迟”机制,对欺行霸市、寻衅滋事、非法阻工、虚开骗税等违法犯罪快速审查、快速立案、快速办结。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侵害企业利益案件71起,刑事拘留100人,逮捕45人,移送起诉51人,行政处罚153人,有力维护了企业治安环境。
同时,全市公安机关深化警企互联。目前,全市153家“双千”包保企业,全部落实“一企一警”,重点建设项目设立警企联络牌、治安承诺牌,公布责任民警联系方式,并向社会公布“店小二”专线,24小时接听建议投诉。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化解涉企矛盾纠纷230余起,帮助解决难题410余个,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370余场次。
发扬“店小二”精神
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企业的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而好的营商环境,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进驻。这说明,优化营商环境,尤其是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对企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至关重要。
作为黄石这座城市的守护者,黄石市公安局将树牢大局观念,自觉将公安工作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破除思想观念陈旧之“冰”,探索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新路子、新办法。
同时,全市公安机关还将大力发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对标对表沿海地区先进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举措,从立法、执法、司法层面加强法制保障,积极为企业提供主动、超前和延伸服务,努力营造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法治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