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谢了,一次性办齐12个证件,还直接送证上门。我们一定早日动工建设!”阳新县经济开发区城北工业园内,湖北华音电子科技园项目建设方负责人张绪训激动地说。
近日,阳新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组织县发改局(县优化办)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为华音电子科技项目送去一次性办齐的12个证件,这是阳新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创举,也是全面推进招商引资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的体现。加强审批服务改革,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提高项目服务质量,近年来,阳新县政数局“三管齐下”,跑出了政务服务加速度。
强化窗口效能
作为全县重点窗口单位,阳新县政数局一直致力打造智慧型服务平台,苦练内功,着力推进审批服务改革。
近年来,该局推进水电气“一窗通办、并联审批”。协调阳新县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和华川天然气,对窗口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整合,共享水电气开户环节所需材料,制定了水电气“一事联办”实施方案,有效减少了项目建设在水电气开户过程中申请环节和申请材料。
在推动政务服务下沉“就近办”上,通过三批次下放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415件,提高了各镇区政府的政务服务能力。积极推动镇区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水平,出台了《阳新县镇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按照标准型、提高型和改进型三种模式鼓励各镇区政府对标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水平,推进镇区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事项全进驻并加强综合窗口能力建设。除类似第一次办身份证等必须到场办的事项外,已实现所有事项就近办。
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在市民之家各单位窗口部署了“好差评”二维码,实现“好差评”评价全覆盖,方便办事群众扫码评价;建立健全“好差评”整改机制,将“差评”回访整改情况纳入到月度考评机制中,通过长效机制发挥评价作用。
推广行业准入“一业一证”新模式。通过“一证准营”的方式,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行业准入综合许可制度, 将营业执照和前置、后置多项行政许可证件统一置换为“一业一证”综合许可证照。
打造数字平台
大数据时代,发挥大数据作用,打造智慧型平台在各地屡见不鲜。近年来,在建设“数字政府”契机上,阳新县政数局丝毫不敢怠慢。
建成县级政务云机房。采用集约化建设理念,建成了本地政务云机房,提供运行稳定、数据安全、网络畅通的云计算、存储、托管和运维等服务。
目前已经运行大数据能力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可视化开发平台、资源目录管理平台、自主BI分析系统、12345县级分中心平台。截至目前,已整合完不动产机房,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数字乡村、房产系统改造等机房整合工作正有序推进。
建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目前已经开展数据采集和应用工作,完成阳新县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电子证照库、社会信用五类基础信息数据资源目录编制387个。通过省级、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回流数据1510万条,通过本地化采集文化旅游、自来水、卫生健康、公共教育、政务服务等数据1200多万条。
通过共享促进数据应用。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该县向省纪委情报系统输送自来水用户和缴费信息。以共享交换平台为枢纽,促进不动产、房产、住房保障中心数据共享和系统升级改造。
建成智慧城市可视化平台。通过大数据能力平台抽取数据支撑可视化平台,为经济发展、文化旅游、卫生健康、 教育资源、政务服务、乡村振兴、营商环境等提供直观展示、宏观分析。
通过大数据能力平台计算、分析,汇总展示“一网、一门、一次、一号”总体进展情况,进一步推进了“三集中三到位”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提高服务质量
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奋楫争先。尤其是在涉企涉重点项目方面,该局充分发挥“店小二”作用,“鞍前马后”减轻企业负担,助推项目落地、投产。
在深化招标体制改革上,推进评定分离改革。经大数据分析统计,推行“评定分离”制度以来,举报投诉数量同比减少60%以上,有效规避围标、串标及招投标腐败等行为。
今年以来,阳新县已备案的评定分离项目共计53个,其中完成招标的评定分离项目40个,招标总金额17.47亿元。
实施“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全面实施“不见面开标”是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促进全县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 已备案不见面开标项目110个,其中已完成开标101个,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已备案56个,完成评标52个。
实施涉企保证金改革。减少工程建设领域涉企保证金,对招标人为企业的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项目估算价的1%且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招标人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取消投标保证金。
优化审批流程,提高重点项目服务质量是该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深化工业项目行政审批“四个一”改革。即“一个部门集中管、一件事情集中批、一个窗口集中服务、一支队伍集中代办”。其中的一支队伍便是阳新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
推进工业项目“四零”服务。即开工建设零审批、 审批中介服务零收费、监管服务零缝隙、竣工验收零跑腿。制定印发《阳新县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四零”改革实施方案》等,创新工业项目落地服务方式,全力推进园区工业项目土地招拍挂完成后即可开工建设。
推进“多验合一”改革。印发《阳新县招商引资工业项目竣工验收“多验合一”改革实施细则》,完善“统一时间、集中组织、一次验收”制度,对规划核实、土地核验、不动产测绘等多个项目合并为一个验收事项。
值得一提的是,该局梳理使用财政资金支付的惠企政策,简化审批手续。为携康智慧医疗基地等10余个项目申请优惠政策兑现进行研究讨论,根据会上研究结果联合阳新县财政局为10家企业兑现优惠政策,截至目前,累计兑现资金2250万元。另外,按照《阳新县招商引资工业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全面推行招商引资重点工业项目中介服务“零”收费,累计为重点工业企业提供“中介服务”18次,节约资金48.12万元。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路,这既是惠民惠企的举措,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我们在苦练内功的同时,还要勤修外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努力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百万阳新人民。”阳新县政数局局长邹剑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