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出台《黄石市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服务推动支点建设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以更高标准、更优举措、更大力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服务推动全省支点建设。
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营商环境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潜力的关键要素。营商环境犹如一块极具影响力的招牌,对资本、人才、技术的流向起着决定性作用。自开年至2月17日,全市返乡就业创业者数量达到6265人,其中创业889人,就业5376人,同比增长130%,实现了“开门红”。这一亮眼数据,既是黄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有力印证。
唯有千方百计营造安心无忧、专注干事的良好氛围,以更优质的营商环境解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才能让市场主体得以充分施展,充分释放发展活力与潜力。近年来,通过持续深化改革,黄石营商环境得到显著优化,这也成为吸引众多楚商携带技术、资金与先进理念回归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朗天药业(湖北)有限公司董事长蔡翔成功引进20余家产业链企业,打造医药产业集群。从研发补贴的提供到人才公寓的配套,从“一事一议”机制的实施到产业链的完善,黄石“店小二”式的贴心服务,让企业家深切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从而发出“黄石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敢投资、愿深耕”的由衷感慨。这种处处为企业着想,甚至超前谋划、言出必行的服务理念,怎能不令投资者为之动容。
事实上,优化营商环境并非仅仅局限于简化办事流程、提升行政效率,其本质是一场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的深刻变革。政府部门应始终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为企业营造适宜发展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稳步前行。现实中,当开发区·铁山区某个企业遭遇生产困难时,该区相关部门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探索出了“容缺办理+信用承诺”的服务模式,让企业快速恢复生产,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范例。
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营商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但我们不能满足现状、沾沾自喜,而是要再接再厉,把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到底。
当前,正值全市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重大项目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而项目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项目招引到落地,从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营,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项目推进的进度与成效。因此,要不断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违规行为,持续强化“双千”服务等品牌效应。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为依托,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及时解决企业各个环节出现的困难。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坚决杜绝审批慢、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坚决打破阻碍企业发展的“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清障护航,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让企业放开手脚,轻装上阵,大显身手,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把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到底,就是要以营商环境之“优”谋经济发展之“进”,努力让黄石真正成为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