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市各民主党派在市委统战部的支持下,发挥党外人才独特优势和作用,坚持深耕细作、提档升级,集智聚力扎实办好“一件事”,深入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不断擦亮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
凝心聚力康之堂 同心助农促发展
民革黄石市委会
一线帮扶解难题。围绕大冶康之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需求,民革黄石市委会组织专家、企业家深入田间调研,邀请省直农科院支部、民革湖北理工学院支部专家团队,针对性解决石斛冻干工艺改良等生产难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进行资源对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农旅融合助增收。依托康之堂铁皮石斛中药材种植、梅花鹿养殖产业建立“同心服务乡村行工作站”,积极组织党员开展科普研学、生态采摘等特色助农社会服务项目,扩大产品宣传面,拓宽增收渠道。智汇建言谋长效。梳理帮扶实践中形成的“专家+企业”协作模式典型案例,围绕完善产业链建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等方向形成专题调研报告,通过党派建言渠道提交《关于提升中药材产业精深加工能力的建议》等参政议政成果,推动技术帮扶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打造“中国紫苏之乡”
做实同心服务乡村行民盟品牌
民盟黄石市委会
2025年,民盟市委会将继续围绕助力打造“中国紫苏之乡”目标,用心谋划,细抓落实,努力办好民盟同心·产业帮扶科技行一件事。
一是强强联手,打造全国紫苏资源库。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师范大学、劲牌持正堂联手,协同打造全国紫苏资源图谱资源库,为紫苏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源头管控,推动紫苏种植标准化。高标准建设300亩阳新紫苏GAP示范基地,带动8000亩产业基地规范化建设,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院士助力,推进紫苏产业高位发展。邀请陈士林院士参与黄石磁湖康复医学论坛,签订《黄石紫苏产业高质量发展帮扶协议》,深度参与阳新紫苏科研项目。四是价值跃升,唱响“阳新紫苏”品牌。在全国第一届中药产业互联互通大会上,推介“阳新紫苏”品牌;在阳新举办高规格专场“阳新紫苏”品牌发布活动,在全国打响“阳新紫苏”品牌。五是延伸链条,推进紫苏产业提质增效。深化华中3号药用型、食用型和油用品种研发,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品种支持。拓展紫苏茶、紫苏花生、紫苏洗手液、紫苏酱、紫苏油、紫苏黄精软糖等系列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开启“阳新紫苏”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同心四送 服务“一老一小”
民建黄石市委会
2025年,民建黄石市委会将依托石榴园社区民建会员之家,打造民建新时代实践创新基地,以服务“一老一小”为重点,深入开展好送医送药送法送健康的“同心·四送”系列活动,持续擦亮民建社会服务品牌。凝聚法治力量,助力权益保障。充分发挥民建同心·律师服务团的专业特长、资源优势,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法律维权进家庭等活动,重点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讲,调解家庭纠纷等,为保障“一老一小”合法权益凝聚法治力量。针对老少所需,开展关爱活动。针对社区老年人和孩子们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包括赠送免费药品,义务开展测血糖、量血压、耳鼻喉检查、心理咨询等,让一老一小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帮助。开展膳食营养科普,倡导健康生活。贯彻国家卫健委倡导的“健康体重管理年”相关要求,开展民建同心健康服务活动,针对老年人和孩子们的健康需求,设计膳食营养方案,打造膳食营养科普示范点,助力构建覆盖全周期的健康膳食体系。
与爱同行 情暖童心
民进黄石市委会
2025年,民进黄石市委会将在黄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设立“黄石民进同心·助教帮扶点”,开展“同心·爱之翼”关爱帮扶特殊儿童系列活动,凝聚合力为特殊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共育美好未来。
一是开展“爱·助翼”益智怡情活动。拟在康复中心建设一间绘画治疗活动室和一间音乐治疗活动室,以艺术绘画、音乐感知等活动为载体,组织会内从事文化艺术教学和民办教育培训的相关会员,定期开展艺术疗法公益课堂活动。二是开展“爱·护翼”关爱志愿活动。联合开发区·铁山区残联和湖北师范大学“人和”社工服务中心在儿童节、助残日等时间节点,组建志愿服务团队,策划开展物资捐赠、亲子趣味节等活动。三是开展“爱·扶翼”家长课堂活动。依托会内心理学相关会员师资力量和“黄石民进同心律师社会公益团”为残疾儿童家长提供普法宣传、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服务,定期开展公益课堂讲座。
依托城市名医 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农工党黄石市委会
2025年,农工党黄石市委会将全面深化“农工助医”行动,定点帮扶大冶市第二人民医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健康中国”战略落地提供实践样本。
一是专科建设树标杆。整合优质医疗资源,通过“同心名医工作室”专家开展临床带教、病案讨论,重点提升内镜中心建设、透析中心建设及慢性病管理的技术水平,优化诊疗流程,助力大冶市第二人民医院打造区域医疗卫生副中心,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二是乡医培训夯基础。采取“下沉培训+集中授课”模式,覆盖基层诊疗技术、慢性病管理及应急救治等内容,强化乡医实操能力。三是义诊惠民践初心。开展送医送药活动,提供疾病筛查、健康咨询及药品发放,重点服务老年群体及特殊人群。整合社会资源,争取公益支持,完善乡村卫生室设施。
科普新知识 健康强身心
点亮乡村孩子新梦想
致公党黄石市委会
2025年,致公党市委会继续聚焦农村教育发展与青少年成长,聚智聚力升级双建双为办好“一件事”“4.0版”。
一是全域捐赠,助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积极联动致公党省委会,计划向全市各县(市、区)部分中小学、幼儿园捐赠总价值350万元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设备和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航拍无人机、编程机器人、科学实验套装、体育运动包、幼儿图书和名师课堂资源等,通过“硬件+软件”双驱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助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定点科普,点亮乡村孩子科技梦想。在开发区·铁山区太子镇洪桥小学开展“同心致福 科普童行”活动,组织高校支部博士专家服务团开展4场无人机、编程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科普讲座,举办2场沉浸式科普实验秀,带领孩子们“打卡”市科技馆,支持学校建设科普画廊,通过“课堂+实践+场景化”学习模式,探索农村地区人工智能教育创新模式,助力点亮乡村孩子科技梦想。三是定向关爱,守护少儿身心健康成长。定点洪桥小学开展“同心致福 健康童行”活动,支持建设少儿心理咨询室,打造心灵驿站,同步开展2场“近视防控+疾病防治+体育教育”一体化校园公益活动,加强“生理+心理”双重呵护,助力农村青少年全面发展。
深耕一所学校 点燃一方希望
九三学社黄石市委会
2025年,九三学社黄石市委员会持续聚焦阳新县浮屠镇中心小学,将提升学校综合育人能力作为核心目标,深耕细作,多措并举,打造“双建双为”升级版,点燃乡村教育的希望之光。
一是智慧赋能“育智”。援建一间AI循证研讨数字教室,利用AI技术手段支持教师精准教研,提升智能化教学水平。二是改善设施“强体”。帮助学校将去年争取的塑胶场地升级和篮球场改建项目落实落地,为师生们提供更优良的体育锻炼环境,并指导学生参加阳新县第十八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三是专业引领“提能”。联合湖北师范大学,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立德树人本领。四是多彩课堂“促素养”。依托九三学社“同心志愿服务团”和书画院资源,按季度开展科普、艺术、书法等素质拓展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