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廖巍巍)22日,市住建局发布黄石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进度公告,经过系统治理,我市建成区10个黑臭水体整治进度成效明显。
目前全市建成区共识别判定10个黑臭水体,其中2016年识别判定青山湖、五一湖七一湖、李家坊港、彭家堑港、下陆东港、下陆西港、锁前港等8个黑臭水体;2018年根据中央环境督察省级“回头看 ”期间市民群众举报和西塞山区建议新增识别判定新闸港、冶钢港2个黑臭水体。一直以来,我市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当作落实河长制、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着力加强部门协调和指导考核,综合运用截污、清淤、岸线整治和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快推进黑臭水体的清淤、截污和生态修复等工程。去年底,全市建成区10个黑臭水体已经全部疏浚一遍;实现河(湖)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 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的目标。
截至本月初,我市黑臭水体整治进度显示,青山湖、五一湖七一湖、锁前港、彭家堑港(嘉泰砂浆—桂林南路段)、李家坊港、新闸港、冶钢港已实现“无黑臭”,彭家堑港(东钢港、老下陆港 段)、铁金港、新下陆东港、新下陆西港正在进行工程施工,目前状态为“轻度黑臭”水平。
今年我市将继续坚持以污染防治攻坚为重点,不断加强城市水环境治理。全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完成锁前港、彭家堑港综合治理工程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等收尾项目和青山湖补充清淤等后续治理项目,开展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确保10个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显著提高,消除比例达到90%。同时推进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启动花湖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推进城区二三级污水管网及提成升泵站建设,新建二三级污水管网60公里,完成河西污水处理厂等四座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江工程建设,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和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力争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4%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