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延伸
【“先建后验”信用监管的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事前信用双向承诺机制。建立政府和企业两个信用承诺清单和双向承诺机制,实行风险共担。企业方面,必须承诺项目建设及运营合法合规、确保安全,符合各领域法律法规要求的相关规定,不能留下任何“后遗症”。政府方面,在完善信用体系的基础上,只要企业做出诚信承诺,即可拿到“施工通知单”开工建设。信用承诺书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加强事中信用联合监管。从发放施工通知单起,就严格按照管理规范要求,对每个项目分门别类地开展全程监管,并建立信用档案。如发现有违反信用承诺的,及时纠错改错、责令整改。项目建成后实施“联合号监管验收”,变过去的单部门各自验收为城建、国土、规划、消防、环保、安监等部门联合验收。联合验收“零容缺”,项目业主(企业)必须全部完成相关承诺事项,所有事项必须全部验收合格,才能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各项验收手续和证件。
三是实施事后信用联合奖惩。在黄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体框架内,搭建涉企信息互联共享平台,建立企业信用积分、诚信档案、联合惩戒、“红黑榜”等制度,倒逼企业守承诺、讲信用。一方面,对不履行承诺的项目实行联合惩戒,在融资、贷款、用地、保险、担保等各方面进行约束和限制,让不守诚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另一方面,对于劲牌公司,众邦公司和沪士电子等进入信用“红榜”的企业,则畅通绿色通道,优先办理相关手续,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通过不断增强企业责任意识和信用意识,强化审批部门事中事后信用监管责任。截至目前,尚未发生企业失信行为。
【“先建后验”推广成果】
1、国家发改委点赞肯定。国家发改委政策法规司专程来黄石市开展调研,称赞黄石“政府敢担当,企业讲诚信”。
2、湖北省全省推广。2018年10月19日,湖北省发改委与省编办、省环保厅等16家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资审批改革的实施意见》(鄂发改投资〔2018〕389 号),黄石市先建后验承诺审批制度改革经验做法向全省推广。
3、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彰。2018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报,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130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其中,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黄石市试点项目建设“承诺预办、先建后验”,提升了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获得国办通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