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开展招投标评定分离改革成效初显
发布时间:2019/07/01  |  来源:黄石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  |  专栏:黄石动态

招标投标评定分离改革是黄石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招标投标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黄石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取得初步成效。

推进速度快。《意见》出台后,我局迅速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举全局之力扎实推进,着力开展前期调研,由局领导带队赴深圳、义乌学习取经,先后召开各类市场主体座谈会10余次,组织骨干力量抓紧软件系统研发,制定相关配套制度,从2018年7月4日《意见》印发至8月15日正式实施,仅用了40天左右的时间。

评定办法新。一是创新评标方法,着力破解围标串标难题。力除原综合评标法中投标报价定量评审带来的借用资质、围标串标等制度性弊端,实行投标报价定性评审,从制度层面遏制假借资质、围标串标行为的发生。二是创新定标方式,促进招标人主体责任落实。赋予招标人更大的定标自主权,招标人既可以从四种定标办法中合理选择定标方式,也可以结合项目实际与需求,在定标候选人之间通过价格、业绩、信誉等竞争与比较,实现中标人择优择强。

宣传培训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先后赴市城发集团、众邦公司、大冶、阳新等地开展评定分离专题辅导,召集各类市场主体培训达800余人次,实现招标人或代理机构、评标专家、内部工作人员培训全覆盖。力求做到“三个讲清”,即讲清评定分离改革的背景和重要意义,讲清评定分离工作的程序和办法,讲清评定分离相关纪律和要求。与此同时,加大在《湖北日报》、《黄石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为评定分离改革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工作措施细。一是细化了评定分离工作的具体程序和办法,让评标、定标有章可循。二是制定了评定分离招标文件示范文本,严格规范评标定标行为。三是建立了评定分离标前辅导机制,对每个项目提供一对一服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是推行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不断提高交易监管工作质量和效能。

交易监管严。严把“三关”,一是在招标环节,严格招标文件审核把关,建立约谈和函询制度,发现违法违规的,责令改正或依法查处。二是在评标环节,出台了“一制度三规范”,全面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现场监管。三是在定标环节,招标人组建定标监督小组,对定标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定标活动全程记录、录音录像,全程留痕,做到可追溯、可倒查。

落实效果好。从8月15日起,评定分离改革在市政、房屋建筑工程全面推开,截至目前为止,已完成评定分离项目 21 个,交易金额9.22 亿元,从近三个月运行情况看,呈现以下几大特点:一是投诉举报案件数量显著减少。今年元至8月15日评定分离改革实施以前,市本级共受理招投标投诉举报案件18起。改革实施以后,市本级无一例招投标投诉举报案件。二是招标人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和彰显。从定标情况看,项目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招投标活动的重视程度和关注度显著提高,单位主要负责人或班子成员参与定标率达100%;对定标候选人履约能力、企业信誉等审查把关力度切实加强,有2家招标人对评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进行纠正,提高了定标质量;同时招标人强化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注重程序规范、注重过程管理、注重公正公平,也是投诉举报案件显著减少的根本原因。三是围标串标现象得到一定遏制。改投标报价定量评审为定性评审,极大地遏制了假借资质、围标串标现象的发生。过去多见的投标单位区域性特征明显、“抱团式”、“扎堆式”投标现象大幅减少。元至8月份,市政设施、房屋建筑项目平均参与投标单位近30家,实施评定分离以后,仅4个项目有10家以上参与投标,占项目总数的19%, 投标人参与最多的项目也仅26家。四是择优目的得到充分体现。从21家中标人情况看,具备一级资质的企业13家,占61.9 %,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类似业绩达63个,占业绩奖项总数的75% ,12个项目的招标人选择最低价中标,占57.1%,资质高、业绩好、价格优的企业普遍受到招标人的青睐。


黄石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