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人行咸宁市中支针对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加强货币政策引导,督促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融资成本,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有效纾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截止至2019年10月末,咸宁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1.6%,同比增长14.13%。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6.04%,同比增长5%,一举扭转了下降的趋势。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51.01亿元,同比多增56.97亿元,其中单户授信1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幅达50%以上。现将主要做法编发如下,供参阅。
一、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一是出台多项金融支持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咸宁市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意见》等政策文件,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向民营企业。咸宁市连续第17年被评为“湖北省最佳信用市”,被国家发改委、人总行评为第二批16家“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之一。二是开展多样银企对接活动。每年组织开展金融服务“早春行”活动,形成咸宁金融服务特色品牌。2019年通过“早春行”活动为本地400多家民营和小微企业授信420.6亿元,截止10月底履约率为81.19%。组织开展了融资便利化专项行动 、“信用+信贷”融资产品宣传月活动等,初步形成了常态化融资产品宣讲机制。先后到各县(市区)开展了7次集中宣传活动,向企业宣讲推介了各金融机构特色信贷产品80多种,开展进园区、进企业宣传对接活动20余次,帮助100多家企业实现了首次融资。组织编印了《咸宁市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产品手册》,推介线上融资产品15个、线下产品融资36个、金融市场创新工具8个,发放各企业提供融资产品信息。推进完善赤壁市小微金融服务信息系统,小微企业通过“金融服务网”获贷237笔、金额17.3亿元。三是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充分运用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今年以来,共通过实施7次定向降准,推动金融机构释放18.74亿元资金,定向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对咸宁农商行发放支小再贷款5000万元,对通山农商行在已发放扶贫再贷款的基础上增加支小再贷款2000万元,为地方金融机构支持涉农、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来源。发挥再贴现引导作用,对于科技、涉农、小微企业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再贴现办理行扩大到两家,累计办理再贴现1.6亿元。加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服务,成功推荐了5家民营企业入选全省首批56家民营企业发债后备库,并对其进行重点辅导。
二、下沉服务重心,加大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一是信贷资源向民营和小微企业倾斜。全市大部分商业银行设立了民营企业专营机构,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配置专职客户经理团队,推动业务重心向民营和小微领域倾斜。如国有商业银行着力加大对1000万以下民营企业贷款支持力度,农商行将业务发展重心聚焦到单户授信500万元以内客户,村镇银行将业务发展重心聚焦到单户授信100万元以内客户。二是考核激励措施升级跟进。各商业银行普遍提高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指标权重或者分值,积极落实尽职免责条款,激发客户经理拓展民营和小微企业客户的积极性。三是实施民营和小微企业服务优先。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单列信贷计划、单设专营部门、单独创新产品、单独实施考核”的“四单”机制,对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
三、创新金融服务,拓宽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一是创新升级传统金融产品。在传统流动资金贷款基础上,通过简化流程、优化模式推出系列特色产品,重点解决3000万元以下中小微企业授信需求,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如邮储银行与畜牧局联动,推出“畜牧贷”,农业银行创新“烟商贷”、“猪事顺利”,湖北银行推进“成长贷”、“快捷贷”,汉口银行推出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中国银行推出“中银票E贴”“进出口通宝”等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揽子融资解决方案,并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创新开发大数据融资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功能推出“纳税信用贷”、“税银通”、“云税贷”、“税融通”等20余款线上信贷产品。开发应用大数据融资服务工具,如市建行推出“惠懂你”手机APP、市工行推出95588短信外呼服务、民生银行推出“云账户”服务等,为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小额信贷服务。三是深化银担、银政、银保合作。国有商业银行充分发挥社会担当,进一步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加大普惠领域信贷投放力度。各金融机构与省再担保集团、咸宁市政府、市担保集团签订新型“政银担”业务合作协议,开展新型“4321政银担”业务,全市10家银行已参与 “4321”担保合作模式。
四、降低融资成本,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获得感。一是大幅降低贷款利率水平。认真落实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机制,促进实体经济贷款利率下行。如工商银行新发放贷款利率采用LPR定价机制以后,各项贷款利率水平普遍降低了5BP,后期企业贷款利率可能进一步降低;农业银行严格落实小微企业贷款定价、降价要求,调低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2019年四季度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定价降至原来的八成以下;邮储银行2019年三季度小额贷款利率下降16BP,小企业贷款下降73BP,切实降低了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二是落实评估登记等涉贷收费由银行全额承担。商业银行对前期由企业承担的评估费和登记费,现在调整为由银行全额承担,取消投融资顾问费、服务费等费用,仅收取贷款利息,得到企业一致好评。三进一步缩减信贷审批周期。金融机构通过内部流程简化提速,强化与担保、权属登记部门的沟通联系等方式,将民营和小微企业申贷审批周期由前期的1-2个月压缩到1-2两周,大大降低了企业续贷费用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