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脱贫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关于3起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的通报
发布时间:2019/03/14  |  来源:黄石市纪委监委网站  |  专栏:专项治理

    近期,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现将其中3起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阳新县王英镇高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骆名忠等人违规申报扶贫小额贷款等问题。2016年8月,王英镇高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骆名忠以合作社帮扶5名贫困户名义向邮政储蓄银行阳新县支行申请扶贫小额信贷30万元。骆名忠在明知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不能申报扶贫小额贷款的情况下,仍将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贷款资料并申报扶贫小额贷款,造成不良影响。该镇党委副书记吴力在分管精准扶贫工作期间,对扶贫小额贷款审核把关不严,导致非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审批办理扶贫小额贷款。2018年5月,骆名忠受到党内警告处分;2018年6月,吴力受到诫勉谈话处理。 

  2.阳新县龙港镇人社服务中心主任夏传军在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培训中工作失职问题。2016年5月至2016年6月,龙港镇人社服务中心对辖区内120名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培训名单由该中心各分片负责人与各村对接形成。该中心未对培训对象名单进行审核,直接将培训名单上报县人社局,导致将服刑、失踪等不符合条件的8人列入培训对象,造成不良影响。夏传军对此负有直接责任。2018年5月,夏传军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3.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大王镇贵湾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祥寸等人违规骗取危房改造资金、虚报套取农村低保金等问题。时任大王镇贵湾村党支部书记李祥寸和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曹爱在2008年至2014年期间,违规将部分不符合低保政策的村民申报为低保户,以将低保存折集中保管的方式,套取农村低保金共计50953元用于再分配给该村村民;在2011年至2012年期间,通过伪造危房改造申报材料违规使不符合政策条件的群众获得危房改造名额并享受奖补资金政策,造成国家损失34500元。同时,李祥寸、曹爱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2018年6月,李祥寸、曹爱分别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重侵蚀了困难群众切身利益,影响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程,必须严肃处理、坚决问责。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落实。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切实履行审核监管职能,主动发现解决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督促党委、政府履行好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担当不作为等作风问题,坚决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等腐败问题,进一步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力度,坚持稳中求进、一体推进、精准施策、凝聚合力,与运用“扶贫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相结合,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深化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中共黄石市纪委 

2018年9月27日 


黄石市纪委监委网站 |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