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正在恢复往日的活力。为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早日实现,全省法院执行干警摩拳擦掌,纷纷按下复工“加速键”。
3天跑4个市执结6起案件
“咱们先去永城,再去柘城,第二天去睢县,然后是扶沟,第三天到新密,最后一站是武陟……”这是中牟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姚培新和同事计划的“集约执行路线”。4月6日至8日,三名执行干警深入到4个市的6个县区8个行政村,行程1000多公里,将6个案件执结完毕。
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日夜兼程。被执行人的身份信息模糊不清,他们在不同单位之间来回奔波调查,不厌其烦。
在武陟调查情况时,被执行人常年不在家。细心的执行干警发现院子附近竟停放着已被本院查封的车辆。就在执行干警在屋内调查情况时,有人偷偷把车开走。执行干警便向被执行人的配偶发放限期履行通知书,并告知其行为已经涉嫌拒执。
最终,法律的威严得到了维护。6起案件全部执结,申请执行人很快就可以拿到他们盼望的执行款。
打响“春雷行动”第一枪
4月10日一大早,宛城区法院执行干警便奔赴各执行现场。
此前3天,宛城区法院启动为期一周的集中腾房活动,打响了“春雷行动”第一枪。仅仅3天时间,已对42套房产完成了强制腾房交付,共计价值2000多万元。
说起即将开始的第二轮“春雷行动”,该院执行局局长边晓明说:“受疫情影响,执行工作遇到一些新的困难。我们将把执行工作与综合治理、诉源治理和联动机制结合起来,打造‘执行+’模式,为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夯实基础。”
为农民工开辟执行绿色通道
“这么快钱就要回来了?太好了,我正在为手术的钱发愁呢!”4月8日,接到新密市法院执行法官通知领款的电话,申请执行人任某喜出望外。
任某与5位工友一起在建筑工地干活。施工结束后,6人被拖欠工资款共计5万余元。面对着承建方和用工方的推诿扯皮,他们选择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判决后,被告方迟迟不履行。恰逢疫情来袭,他们没了收入来源,尤其是任某生病需要做手术,为手术费一筹莫展的他决定向法院求助。
了解情况后,新密市法院立即启动“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在疫情防控措施严格到位的情况下,对该案优先立案并优先执行。执行法官想方设法联系被执行人,敦促其立即履行义务。同时,全面调查被执行人名下财产,对发现的一处财产立即冻结扣划。当天,6位农民工兄弟就拿到了执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