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因疫情心存侥幸?法官:拘留!
发布时间:2020/06/19  |  来源:信用中国  |  专栏:个人信用

  疫情期间,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疫,但也有一些人“借机行事”。个别被执行人认为疫情会影响法院的执行力度,便开始心存侥幸,抗拒执行。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对一名被执行人进行了核酸检测、调取轨迹等相应严密程序审核后,采取了司法拘留措施,成功帮助申请人执行到案款。

  2019年9月,勾某与王某因委托理财合同发生纠纷,法院判决王某向勾某支付赔偿款、违约金8万余元。判决生效后,申请人勾某多次向王某讨要欠款无果,无奈之下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2020年1月10日,王金鑫团队接手此案后,迅速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王某的财产情况进行了查询,查询结果显示王某名下并无可供执行的财产。

  王金鑫团队依法向被执行人王某发送了执行通知书及报告财产令,王某收到法律文书后,数月以来从未与法院主动联系还款事宜。

  法官多次通过电话联系被执行人王某,得到的尽是一些“空口承诺”,王某以“疫情”为借口继续拖欠案款。

  “法官,疫情期间太难挣钱,我现在正在给别人安装空调勉强维持生活,等我挣了钱肯定第一时间就还给勾某。”

  “疫情期间没有偿还能力”,借着这样的说辞,被执行人王某在收到执行通知书与报告财产令之后,从未向法院报告过财产情况,亦没有递交过任何落在纸面上的还款计划。

  法官向申请人勾某电话通知其案件进展,在多次询问、交流中,法官得知,被执行人王某的生活情况并非如他所说的“生活困难”。

  “法官,被执行人王某的职业并不是安装空调,他现在在一家餐厅当主管经理,小日子过的风生水起,怎么能说是没有还款能力呢?”

  如果王某担任某餐厅主管经理,为何连八万元钱也还不起?得知这一消息后,法官决定与被执行人王某面谈,以更严厉的执行措施当面向其给予震慑。

  法官又一次拨通了被执行人王某的电话,为避免打草惊蛇,法官以执行谈话制作笔录的名义约王某见面。没想到王某与法官约定的地点恰好在某餐厅附近,法官更加确信王某的职业并非是安装空调,而是餐厅的主管经理。

  法官带着法警驱车到达约定地点后,被执行人王某如约出现。法官第一时间道出了某餐厅的名字,并质问王某与某餐厅的关系。见法院已经掌握了他的工作信息,王某的脸上顿时流露出慌张的神色。

  “法官……我确实是这个餐厅的主管,你看我们能不能到车上去谈,要是被同行们看到我被法院执行,以后我在餐饮圈没法混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八万余元数月未还,面对法院的执行也没有履行报告财产的义务,你这么做还怕被别人知道?”

  法官拿出传票,现场送达给被执行人王某,并将其带回执行局谈话。原本以为法官见他只是简单的制作笔录,没想到却直接将他传唤到法院,这完全出乎了王某的预料。

  “你欠申请人勾某的钱打算怎么还?”

  “法官,你别看我是餐厅主管,我现在确实是没有足够的钱还他。我现在全身上下的钱加在一起也就一千元左右,我可以分期履行,让我还清可能还需要两年多的时间。”

  虽然被拆穿了之前“靠安装空调营生”的谎言,但一提到还款,被执行人王某又一次咬定自己没有履行能力。

  “是否愿意达成执行和解是申请人的权利,既然对方拒绝与你达成和解,你就应该按照法院判决进行还款。从立案执行到现在已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你可曾主动还过一分钱?”

  面对法官的质问,被执行人王某渐渐心虚起来。

  “你收到执行通知书与报告财产令后,为何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期限向法院报告你的财产情况?”

  “我的财产为负数,我报告什么财产?”

  鉴于王某毫无悔改之意,法官于是向他宣读了司法拘留决定书。

  “被执行人王某,由于你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中确定的还款义务,且未按规定向法院如实申报财产,本院依法决定对你处以十五日的司法拘留!”

  见法官动了真格,王某立刻泄了气:“法官,这疫情期间我觉得不报告财产你们也不会来找我,这点事不至于把我司法拘留吧?这钱我要是今天凑一凑,能不能不拘留我?”

  “疫情期间人人都有生活上的困难,但这并不能成为你不履行义务的借口。数月以来你欠申请人的案款一分未还,且未向法院报告财产,足以见得你完全不具备履行义务应有的态度,你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容的,今天的司法拘留你逃不了。”

  面对法官的严厉斥责,被执行人王某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场筹钱,向申请人勾某履行了四万元案款,并承诺在月底之前将案款履行完毕。

  受疫情影响,现阶段拘留手续需要提供被执行人的多种健康证明,王金鑫团队立即联系医疗机构对被执行人王某进行核酸检测。

  被执行人王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且王某十四日内的行动轨迹都在北京市内,未有重点疫区旅居、居住史,也没有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史,各种条件符合收押条件,最终被执行人王某在当晚23时左右被送拘成功。

  司法拘留执行期间的第三天,被执行人王某的家属主动将全部案款及利息履行完毕,王某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承诺以后将摒除侥幸心理,尊重法律的权威。

  据此,海淀法院提前解除了对王某的司法拘留措施。

  【法官有话说】

  疫情当前,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不仅被执行人有还款困难的情况,申请人的生活也可能“捉襟见肘”。

  收到法院的执行通知书与报告财产令以后,被执行人要积极联系法院履行报告财产的义务。如果确实没有能力将欠款一次性还齐,也可以与申请执行人商定还款计划,按照计划定期还款。

  疫情,并不能成为不履行义务的借口,若假借疫情心存侥幸,人民法院的拘留措施将照行不误!


信用中国|2020/06/19